气习


拼音qì xí
注音ㄑ一ˋ ㄒ一ˊ

繁体氣習

气习

词语解释

气习[ qì xí ]

⒈  风气和习俗。

⒉  气质;习性。

⒊  指诗文风格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风气和习俗。

宋 曾巩 《黄【huáng】莘职【zhí】方【fāng】员【yuán】外郎制【zhì】》:“四海九州之疆域,山川风【fēng】土之气习,载於图籍,典以郎【láng】曹。”
元 杜本 《古意》诗:“但恐气习移,古今不同才。”
清【qīng】 黄宗羲【xī】 《汪氏三【sān】子诗序》:“休阳 汪周士、晋贤、季青 三子皆天下才【cái】,而【ér】爱风雅,喜读书……闻其风者,多【duō】操【cāo】舟到门【mén】,结【jié】交而【ér】后【hòu】去,顾非今世坊社之气习比也。”

⒉  气质;习性。

《朱【zhū】子语类》卷一一九【jiǔ】:“如此则虽愚【yú】必明【míng】,虽柔【róu】必强,气习不期变而变矣【yǐ】。”
宋 叶适 《将仕郎【láng】嵇君【jun1】墓【mù】记》:“事亲纯【chún】孝,处己俭【jiǎn】约【yuē】,有乃父风,无【wú】子弟气习。”
明 刘东星【xīng】 《史阁款语》:“余【yú】虽曰仕宦,而清素未脱寒酸气习【xí】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谁知自此【cǐ】间住了不【bú】上一月, 贾 宅族中凡有的子侄,俱【jù】已认【rèn】熟了【le】一半,都是那些紈【wán】裤【kù】气【qì】习,莫【mò】不喜与他来往。”
梁启【qǐ】超 《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【shuō】》:“盖以一【yī】种【zhǒng】矫【jiǎo】伪之气习【xí】,铭刻臣僚之【zhī】脑【nǎo】髓,牢不可破,即以人爵为莫大之荣是也。”

⒊  指诗文风格。 宋 陈善 《扪【mén】虱新话·苏氏作<辨奸论>憾荆公》:“予闻 老【lǎo】苏 初来【lái】京,以【yǐ】所【suǒ】著【zhe】《权书》、《衡【héng】论》投 欧阳公,一时推【tuī】其文章。

王【wáng】荆【jīng】公 时已为知制誥,独不善【shàn】之,以其文纵横,有 战国 气习【xí】,屡詆於众。”
明 谢【xiè】榛 《四溟诗【shī】话》卷一【yī】:“束晳 《补【bǔ】亡诗【shī】》,对偶精切,辞语流丽,不脱六【liù】朝气习。”
《明诗纪事辛籤·王若【ruò】之》引 清【qīng】 王士禛【zhēn】 《居易录》:“﹝ 若之【zhī】 ﹞所与【yǔ】游者【zhě】皆【jiē】一代伟人,诗清真,无 启 禎 气习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气习"的意思解释、气习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彬格莱先【xiān】生仪表【biǎo】堂堂,大有绅士风度【dù】,而且和【hé】颜悦色,没【méi】有拘【jū】泥做作的气习。

2.凡【fán】世家【jiā】子弟衣食【shí】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,则庶【shù】可以成大器,若沾染富贵气习【xí】,则难望有【yǒu】成。曾【céng】国藩

3.永滋公无【wú】纨裤【kù】子弟气习,秉性善良;且是为富最仁,毫无骄态,每【měi】遇宗亲困乏【fá】,或乡【xiāng】邻无助,靡不【bú】酌量周【zhōu】给;尤其长施义棺,广种阴功。

4.永滋公无【wú】纨裤【kù】子弟气习,秉【bǐng】性善良;且是【shì】为富最仁,毫无骄【jiāo】态,每遇【yù】宗亲困乏,或乡【xiāng】邻无助,靡不酌量周【zhōu】给【gěi】;尤其长施义【yì】棺【guān】,广种阴功。

5.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【wú】一不【bú】与寒士相同,则【zé】庶可以成大器,若【ruò】沾染富【fù】贵气习,则难望有【yǒu】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