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ù

批注


拼音pī zhù
注音ㄆ一 ㄓㄨˋ

繁体批註
词性名词


批注

词语解释

批注[ pī zhù ]

⒈  加批语和注解。

annotate and comment on;

⒉  批评和注解的文字。

书眉有小字批注。

marginalia;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批语和注解。

胡适【shì】 《重印乾隆壬子【zǐ】本<红楼梦>序》:“初【chū】本的【de】一些矛盾错误仍旧留在现行各【gè】本【běn】里,虽经各家批注里指出,终没有敢改正【zhèng】。”
孙犁【lí】 《澹定集·买【mǎi】<太平广记>记》:“前两册,还【hái】有些圈点、批【pī】注,是原阅书【shū】人做的【de】。”

⒉  谓加批语和注解。

浦安修【xiū】 《赤【chì】子【zǐ】之心》:“德怀 针锋相对地批注【zhù】道:‘现在的情【qíng】况是左【zuǒ】倾。’”

国语辞典

批注[ pī zhù ]

⒈  批语和说解文字。也作「批注」。

如:「脂砚斋评本是研究红楼梦很重要的批注本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批注"的意思解释、批注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老师的爱,凝结在红色的批注里,软【ruǎn】化在亲切【qiē】的话语里,躲藏在【zài】阳光的角落里,串通在学生的心灵里。教师节【jiē】,谢老【lǎo】师栽培【péi】之恩!

2.至【zhì】于【yú】明【míng】人批注,只反映元【yuán】未行省【shěng】被允许便宜行事以后的情况【kuàng】,并非元代通制。不足为【wéi】训。

3.至于明【míng】人【rén】批注,只反映【yìng】元未行省被允许便【biàn】宜行事以后的【de】情况【kuàng】,并【bìng】非元代通制。不足为训【xùn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