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uànhàn

涣汗


拼音huàn hàn
注音ㄏㄨㄢˋ ㄏㄢˋ

繁体渙汗

涣汗

词语解释

涣汗[ huàn hàn ]

⒈  喻帝王的圣旨、号令。

⒉  指发号施令。

⒊  犹流布。

⒋  光亮鲜丽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喻帝王的圣旨、号令。

《宋书·范泰传【chuán】》:“是以明詔爰发,已【yǐ】成【chéng】涣汗,学制既下,远【yuǎn】近遵承【chéng】。”
宋【sòng】 王安石 《免【miǎn】参政上【shàng】两府启》:“虽【suī】已【yǐ】陈情【qíng】而恳避,犹疑涣汗之难迴。”
康有为 《进呈<日本明【míng】治变政考>序【xù】》:“皇上【shàng】乾纲独揽,号【hào】令如雷霆,无封【fēng】建之强侯,更无【wú】大将【jiāng】军之霸【bà】主,片纸【zhǐ】涣【huàn】汗,督抚贯行。”

⒉  指发号施令。参见“涣汗大号”。

清 魏源 《次韵前出塞》之六:“涣汗九万里,荣辱非一彊。”
李【lǐ】大钊 《大哀【āi】篇》:“彼等见夫共和国【guó】有所谓政党【dǎng】者矣,於是乌合之【zhī】众,各竪一【yī】帜【zhì】,以涣汗【hàn】人间。”

⒊  犹流布。

《文【wén】选【xuǎn】·刘孝标<辨命论>》:“星虹【hóng】枢电,昭圣【shèng】德之符;夜哭聚【jù】云,鬱【yù】兴王之瑞【ruì】。皆兆发【fā】於前期,涣汗於后叶。”
张铣 注:“涣汗,流布之貌。”
南朝 梁简文帝 《南【nán】郊【jiāo】颂》序:“莫【mò】不巍巍【wēi】乎,穆穆乎,涣汗於緑篇【piān】,氛氲【yūn】於丹册者【zhě】矣。”
明 邵璨 《香囊记·褒封》:“天恩涣汗,使者星軺远下朝端。”

⒋  光亮鲜丽貌。

《西京杂记【jì】》卷六:“鲁恭王 得文【wén】木一【yī】枚……制为枕案,文章璀【cuǐ】璨,彪炳涣汗。”

国语辞典

涣汗[ huàn hàn ]

⒈  比喻号令一发,如人之汗出不能复收,故唯有遵行。

《易经·涣卦·九五》:「涣汗其大号。」
《宋书·卷六〇·范泰传》:「明诏爰【yuán】发【fā】,已成涣汗,营【yíng】制既下,远近遵承。」

⒉  流布。

《文选·刘孝标·辩命论》:「兆发于前期,涣汗于后叶。」
南朝【cháo】梁·简【jiǎn】文帝〈南郊【jiāo】颂【sòng】序〉:「莫不巍巍乎,穆穆乎,涣汗于绿篇,氛氲于丹册者矣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涣汗"的意思解释、涣汗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